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多向发力
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需要坚持市场化就业导向,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表示:“要进一步满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需求,创造更多适合其就业的知识智力型、技术技能型岗位,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增加职业培训和实习机会,增强其适应市场和企业实际需要的就业通用能力。高校也要调整教育结构、改进培养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为了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代表委员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加大企业就业岗位、社会组织就业岗位、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的供给,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和基层就业空间。”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张祖涛如是说。
“民营企业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稳定器’作用。”为了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在提案中建议,对招用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民营企业给予财政补贴鼓励政策,扩大享受补贴政策的企业适用范围,鼓励广大企业设立“毕业生稳岗补助基金”等。
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发力,青年群体同样需要找准自身定位。
“对年轻人而言,选择从事的行业,是当前人生阶段最重要的一道选择题。年轻人在事业的选择上,要把国家的大政方针和自己的优势特长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建议青年群体将个人选择和国家战略相融合,保持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打造创业引领就业的良好局面
创业是就业之源。不少代表委员对创业创新创造新岗位、引领青年就业的发展趋势看好。
“创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洪明基说,要优化青年就业创业环境,帮助青年更好地了解政策,“可以将各级政府推出的诸如减免税收、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通过网站、公告等形式告知青年,并通过举办创业形势分析会、就业创业政策讲解课等,帮助青年更好地理解政策、运用政策。”
“高校毕业生是各类创业主体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人社部门需要积极组织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活动,提供项目推介、场地保障、开业指导、贷款融资、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黎勇介绍了重庆市人社部门的生动实践,“要在鼓励创业创新上下功夫。近年来,重庆深入实施‘渝创渝新’创业扶持工程,举办各类创业赛事活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和加速计划。我们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免申即享’发放一次性创业补助,每年提供1万个免费创业工位,供各类青年创业者使用,帮助他们成就创业梦想。”
措施落地无死角 服务创新有担当
完善措施、加强服务,是全国两会中,代表委员提及的两组“热词”。
民进中央在《关于多措并举促进青年群体就业的提案》中建议,通过提供一对一咨询、心理健康援助等方式,缓解就业焦虑,同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创业培训等,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现代化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教育与就业的衔接协同,建议进一步推进就业前的对口教育、现场实习见习工作。”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高小玫认为,有关部门应提供继续教育性质的职前教育,包括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专业咨询等,“应将见习制度作为职前教育的重要构成,构建对口实训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畅通政府、企业、高校间的就业服务合作;在优化并更大力度实施现行见习计划的基础上,建立普遍的青年就业见习制度。”
“面对大学生就业特点的变化和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的变化,就业工作职能部门的定位应有相应调整。”高小玫建议,“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应明确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长效机制,调整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服务方式,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和制度规范。”
“在辽宁省大连市,人社部门全力以赴为青年群体就业创业提供了各种支持和帮助,包括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免费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项目,针对新招用和转岗人员的新型学徒制培训,以及就业见习、‘万岗计划’等,为促进青年的职业发展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师鹿新弟建议,要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指导以及政策服务支持。
相关文章